編輯 /十堰柏和心理鄒悅
我在咨詢中遇到過學生因為學習焦慮而休學,這個事情,要么是降低對自己的要求,盡力就好;能考多少考多少,要么就是提升自己努力的程度,使自己的期待被滿足,壓力自然就會得到緩解。 但這些學生在現實中的情況是,他的能力和心理狀態已經無法達到自己所定下的高期待了,但他又不能接受讓自己降低目標。這個學生會卡在這個學習的問題上,讓自己無限期躺平,他知道即使他努力了,也可能達不到目標,如果他不努力,至少不用去經歷失敗。
這個想法終究不可能,學生的年齡會越來越大,總有一天,家里人的耐心也會耗盡,他本來可以從容的去主動接受現實,到那一天只能狼狽的被動接受現實。 我也帶過一些學生,他們會更加理性的接受自己的現實問題。他們會盡量做自己能做到的,超過自己能力范圍的則不去考慮,這樣的學生可以把自己的損失降到最低,去得到自己最優獲益。 我也見過一些成年人,常常因為過去的一些選擇和決策感到后悔和內疚,比如該不該結婚,該不該換工作,該不該要小孩,該不該犯這樣那樣的錯誤。
但我們要明白一個事實,哪怕我們做出的最蠢的、最差的選擇,可能都是在當時那個情境里,我們所能做出的最符合我們自身利益的選擇。所謂的錯誤、失敗和愚蠢,只是我們站在現在的角度對以往做出的評價。 如果讓我們倒回到曾經的那個時間節點,那么我們還是會那么做。后悔和內疚改變不了過去,但可以對我們的未來提供參考和引導。 與自我和解還包括接受自己身上的不完美,包括美、丑、高矮瘦和胖,好的原生家庭和不好的原生家庭。
當我們對這些無法改變的事情感到痛苦時,其實是因為我們的潛意識里還在自戀性的幻想我們有能力改變這一切。這也恰恰說明人類在很多時候是不愿意接受自己的局限性。 與自我和解包括接受事實,接納自己本來的樣子,不和自己較真。 有人會覺得像自我和解是不是意味著像生活的困難妥協,在鼓勵人們逃避問題。真正的與自我和解不是為了逃避問題。比起那些接受不了現實然后卡在原點甚至倒退的情況,與自我和解可能是我們所能做出的最優的選擇。
當我們接受了過去已發生的事情以及尊重現實,當我們接受了自己的局限性以及這個世界的無常性,然后才能對未來報以建設性的態度。 你只有接受了過去,才會在當下產生力量,去改變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