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 /十堰柏和心理 鄒悅 前兩天端午節放假,女兒到外婆家住了幾天,剛回到自己家,九歲的女兒開始抱怨,現在住的這個家里總有一種莫名的感覺,有一雙眼睛在暗處看著自己。 女兒一本正經的說著,把正在吃飯的媽媽嚇了一跳。當時我聽到女兒說的這個話,心里也是一驚,但是仔細想了想,我覺得這個現象背后可能是與家長的某種行為有關。 我們現在住的房子搬進來還不到一年,出于安全考慮,我在屋里裝了一個攝像頭,這樣就可以隨時通過手機終端查看家里的情況。 我太太是一名老師,有的時候給學生上晚自習回家比較晚,這期間給孩子做飯,給孩子輔導作業,督促孩子早點睡覺的責任就落在我的肩上,而我太太又是屬于那種對孩子的學習和生活要求很嚴格的人,自從裝上攝像頭以后,就變成了我太太監督孩子學習和生活的工具。如果孩子寫作業不認真睡覺不準時,媽媽就會通過攝像頭向孩子喊話。 大人不在身邊,孩子可能會覺得輕松自由一些,這是屬于孩子自己的個人空間。就像有的成年人下了班以后會在車里邊坐一會兒,放空一會兒,或者是在節假日,有些人哪也不去,在家里安安靜靜的自由的干自己喜歡做的事兒,這就是每個人的個人空間。 當人們處在這種覺得自由和保護隱私的空間里,會覺得有安全感。 但在網上我看到有一些家長把攝像頭裝在孩子的寫字臺上方,當孩子處在這個自己自由的空間里時,家長還在無時無刻的關注著孩子的一舉一動,這會讓孩子感覺到自己個人空間的邊界形同虛設,而且這個邊界還面臨著隨時有可能被家長突破的危險,時間一長,孩子可能把攝像頭對自己監控的這種感覺內化在心里。 孩子可能會感覺到,哪怕自己回到家里也無法讓自己放松下來,這就可能讓孩子在一天24小時里都保持緊張感,因為他的頭頂上有一只眼睛在時時刻刻的監督著自己的言行,甚至這只眼睛還會隨時挑剔自己的錯誤,個人邊界和空間總是被粗暴的突破。 如果這個問題再嚴重一些,又恰好孩子的性格是屬于敏感內斂,孩子就會有一種強烈的感覺,自己的言行一直被他人所窺視,這種強烈的被洞悉感有可能泛化到學習與生活等方方面面,這可能會造成孩子的道德感過強。 孩子可能會一直處于高度緊張之中,小心自己的一舉一動犯錯誤被別人懲罰,不敢讓自己的內心里出現哪怕是一點點違背道德的想法,因為有可能被別人洞悉到,再嚴重一點的情況就是孩子可能會覺得自己被監視,被人陷害,這就是一種嚴重的精神障礙。 家長監管孩子的學習和生活無可厚非,但一定要適度留給孩子一些個人空間,在這個完全屬于孩子的個人空間里,他的隱私是不會被隨意突破的,這樣孩子的邊界感就會發展的比較穩定,在未來即使遇到一些壓力和刺激,也不會那么輕易的崩潰。
|